地热产业黄金时代很快到来

2019-02-22

  国家地热能中心协助国家能源局、国土资源部,编制完成了我国第一个《全国“十三五”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规划》,这个《规划》也是地热能纳入“五年规划”的第一版,目前已经编制完成。

  根据规划,“十三五”地热供暖/制冷面积累积新增11亿平方米,其中,浅层地热能7亿平方米,中深层地热4亿平方米。至2020年,累计达到16亿平方米。

  替代标煤方面,到2020年,替代标煤7210万吨。到2020年,减排二氧化碳1.77亿吨。

  地热在新常态下要讲能源结构调整、气候变化,要讲环境保护,它的作用是巨大的。能源革命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能源结构调整,具体一点就是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要降下来,包括地热在内,可再生能源、非化石能源比例要上调,这是我们理解在能源领域内新常态下的特点。

  地热在未来调整能源结构中贡献突出。按照《国家能源十三五规划》,我国非化石能源占比从2015年的12%提高到2020年的15%,增长3个百分点。按照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48亿吨标煤测算,届时地热占比将达到1.5%,比目前的0.5%,提高1个百分点,也就是说在非化石能源今后五年的3个百分点增幅中,地热 “三分天下有其一”,这说明地热在未来能源结构调整中的贡献十分巨大。

  地热在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贡献突出。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上通过了《巴黎协定》,代表着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一个新的里程碑。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新目标:2030年碳强度降60%-65%。2030年前后使中国碳排放总量达到峰值,并争取提前。可以预见,未来中国碳减排的压力将十分突出。如前所述,在十三五规划中地热将实现替代标煤7210万吨,相对应的减排二氧化碳1.77亿吨。地热能对于降低我国碳排放总量和碳强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
  地热在应对当前大气污染中的贡献突出。目前,大气污染造成难以躲避的雾霾天,引起人们强烈的关注。我国已经发布了“大气污染治理10条”。目前关于谁是造成雾霾主要原因的认识越来越清晰,多数观点趋向认为燃煤采暖锅炉和散煤燃烧是造成雾霾的重要诱因。相对于太阳能发电、风电等,替代的燃煤电厂排放的污染物,地热供暖替代的是供暖锅炉的燃煤和直燃的散煤所产生的污染物。因此,发展地热对于大气污染治理的意义将更加突出。

  研究初步认识,我们应重新认识地热在新常态下的作用,在能源结构调整中地热占增量的1/3,气候变化中占1/3增量,在大气污染治理中,地热比电能标煤引起的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和粉尘排放中是几倍,十几倍,应该予以更高的重视和关注,给予更好的政策来推动和发展。

  国家“十一五”规划中列入了风能、太阳能规划目标, 10年来,风能装机容量从2005年的126万千瓦增长到2015年的12934万千瓦,增长了103倍;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从2005年的7万千瓦增长到2015年的4318万千瓦,增长了635倍。今年,国家“十三五”规划中也专门编制了《中国“十三五”地热产业发展规划》,从风能太阳能开始编制规划10年来的发展速度不难看出,地热产业的发展前景将不可限量,地热的黄金时代很快就会到来。

 

  转载于:地源热泵网